第97章 粉剂(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97章 粉剂(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可口可乐总部高层会议室的轻视与否定,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并未在港岛掀起一丝涟漪。
陈秉文对此毫不知情,也无需知情。
功能饮料的蓝海市场岂是可口可乐那些专注碳酸饮料的高管,现在所能看清的。
他们的视野,早已被百年可乐王朝的辉煌所填满,被全球每一寸土地上冒着的碳酸气泡所局限。
在他们看来,饮料世界的版图早已划定:黑色的是可乐,橙色的是芬达,其他五颜六色的,不过是点缀其间的、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一款来自远东、味道奇特、主打“提神醒脑”的蓝色饮料?
那更像是一个区域性、小众市场的猎奇产品,或许能在其发源地掀起些许波澜,但绝无可能撼动全球碳酸帝国根基分毫。
这种基于路径依赖的傲慢与短视,对陈秉文而言,无异于一层厚厚的战略迷雾,完美遮蔽了所有的对手,为他悄无声息地开辟新赛道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所以,即便知道可口可乐全球总部发生的一切,陈秉文也根本不会在乎。
他此时正在研发中心与周志远团队一起,就如何将劲霸饮料用最低成本运送到北美和欧洲,商讨技术方案。
按照陈秉文提出的设想,周志远完成劲霸工业化配方参数后,随即开始劲霸的浓缩液研究。
但是,实验结果并没有达到陈秉文预期。
“陈生,浓缩液方案遇到瓶颈。”
我们尝试将劲霸原液浓缩至十倍浓度,但在常温储存或长途运输后,出现了两个致命问题。”
周志远教授眉头紧锁,将一份实验报告递给陈秉文。
陈秉文接过报告,目光扫过关键数据:“析出结晶?还有风味失真?”
“对。”周志远指着图表,“牛磺酸和部分维生素在高度浓缩状态下,溶解度下降,尤其在温度波动时极易析出白色结晶,影响观感和溶解性。
更麻烦的是风味。
薄荷脑、柠檬酸这些关键风味物质,在浓缩过程中挥发加剧,复溶后口感寡淡,原有的冰爽刺激感损失近半。
反复调整配方和工艺,效果都不理想。
要达到您要求的开罐即用、风味还原度高。
液态浓缩液这条路,目前看来走不通。”
陈秉文沉默了,液态浓缩液方案,是他为劲霸全球扩张设想的关键一步。
将高价值的浓缩液运往全球各地装瓶厂,在当地稀释灌装,能极大节省运输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
但现在,技术瓶颈卡住了咽喉。
“保质期呢?”他问道。
“即使解决了析出和风味问题,浓缩液在常温下的微生物控制也是挑战。
需要添加更多防腐剂,或者依赖冷链,成本和安全风险都大增。”周志远语气有些沉重。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沉寂。
陈秉文沉吟片刻道,“现有技术路线,短时间内难以突破?”
周志远摇头:“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系统性攻关。
而且,即使成功,浓缩液也未必能显著降低成本。”
时间,是陈秉文此刻最耗不起的资源。
可口可乐的渠道准入窗口期有限,只有三年时间。
如何高效利用这三年试讲,将劲霸尽快、低成本地铺向全球,是摆在眼前的生死时速。
浓缩液方案受阻,意味着原计划利用可口可乐装瓶厂现有设备进行稀释灌装的路径被堵死。
重新研发耗时漫长,远水解不了近渴。
陈秉文眉头微皱,思索的破局方法。
无意中他目光落在实验台上一罐未开封的奶粉上。
脑海中顿时灵光一闪。
“如果.不是液体呢?”他抬起头,看向周志远,“周教授,如果我们把劲霸的核心成分,做成粉剂呢?”
“粉剂?”周志远一愣,随即眼神亮了起来,“您的意思是像奶粉或速溶咖啡那样?”
“对!”陈秉文解释道,“将牛磺酸、咖啡因、分、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最关键的风味物质,特别是薄荷脑,通过特殊工艺制成均匀、稳定的粉末。
运输体积和重量将压缩到极致!
到达目的地装瓶厂后,只需将粉剂投入调配罐,按比例加入纯净水溶解,然后直接进入现有的热灌装线灌装封口。
整个流程,从粉剂到成品瓶装饮料,可能只需要两三个小时!
最关键的是,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改动灌装厂的灌装生产线,可以省掉很大一笔投资。”
周志远听了以后,激动地双手一拍:“妙啊!陈生!粉剂方案,完美避开了浓缩液的析出和风味挥发问题!
固体粉末在干燥状态下,成分稳定性远高于液体,保质期可以大大延长。
运输成本更是断崖式下降。
同样有效成分的粉剂体积和重量,可能只有浓缩液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对运输温度几乎没有要求!”
周志远迅速在脑中推演技术路径:“粉剂的核心在于溶解性和风味还原度!
必须确保粉剂能在常温或稍加热的水中快速、完全溶解,不留颗粒或沉淀。
同时,溶解后的风味、口感必须与港岛生产的原版劲霸高度一致,不能有粉感或异味。
尤其是薄荷脑的清凉感和柠檬酸带来的清爽刺激感,必须精准复刻!””
“技术上能否突破?”陈秉文的问题直指核心。
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用粉剂来替代劲霸原浆的功效能不能实现。
周志远沉吟片刻,肯定地点头:“有难度,但可行!
薄荷脑可以用微胶囊包埋技术锁住风味,防止挥发。
其他成分的混合均匀度和溶解性,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优化颗粒粒径和表面处理工艺应该能解决。
给我两周时间,我带团队全力攻关!”
“好!”陈秉文果断拍板,“液态浓缩液方案暂停。
集中资源,全力攻克粉剂!
争取将溶解后风味还原度98%以上,溶液澄清无沉淀,溶解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说到这里,陈秉文看向周志远,郑重说道:“周教授,劲霸能否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铺向全球,就看这包粉了!”
“陈生放心,我亲自盯着!”周志远同样郑重的承诺。
另一边,运营总监凌佩仪按照陈秉文的吩咐,带着高振海马不停蹄的考察小型饮料厂。
回到办公室,陈秉文刚坐下准备喝口水,耳边就传来清晰的敲门声。
“请进。”
门被推开,方文山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走了进来:“陈生,好消息。
永隆银行那边的手续全部办妥了,三百万港币的优惠贷款,刚刚已经全额到账了。”
他将手中的银行到账通知单轻轻放在陈秉文的办公桌上。
陈秉文拿起通知单扫了一眼,数字准确无误。
在雀巢、可口可乐、三得利专利授权费还没到账的情况下,这笔无需利率优惠的资金无疑是雪中送炭,陈记收购生产线、囤积原料提供了充实的资金保障。
“好!方总监,这笔钱来得及时。”陈秉文满意地点点头,“这三百万一百五十万用于锁定牛磺酸、咖啡因和pet瓶胚的原料合约,建立安全库存。
另外一百五十万留给凌佩仪总监,用于收购小型饮料厂,提升劲霸的产能。”
“好的。”方文山点点头,接着说道:“陈生,还有一件事。
关于您之前说的,组建专业法务团队,特别是聘请一位精通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的大律师担任公司首席法律顾问的事情,我已经物色了几位人选,有了初步意向。”
陈秉文闻言,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随着与可口可乐、雀巢等国际巨头的协议落地,以及劲霸全球扩张战略的启动,公司面临的法律环境将变得异常复杂。
专利授权金的跨境收取与税务处理、国际销售合同的纠纷规避、不同国家的食品法规合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商标侵权和仿冒斗争.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核心来保驾护航。
方文山虽然是财务高手,但在法律专业领域,必须由更专业的人士来主导。
“说说看,你物色了哪些人?”陈秉文问道。
方文山显然做了充分准备,有条不紊地介绍起来:“我主要通过猎头和业内朋友推荐,接触了三位候选人。
第一位是告士打律师行的合伙人,张志远大律师,专攻跨境并购和商事仲裁,经验老道,在法律界声望很高。
但挖角难度极大,薪酬要求会是天价,而且他更专注于顶级客户的并购案,对我们现阶段以运营和执行为主的需求,可能并非最契合。”
“第二位,欧阳震华律师,曾在英美烟草亚太区担任了超过十年的法务总监,对跨国公司的日常法务、合规管理、合同审核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人脉也很广。
但他的背景更偏向于企业内部风控和合规,在知识产权诉讼和主动进行国际商业博弈方面的经验,相对弱一些。”
陈秉文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第三位,”方文山顿了顿,神情中带着一丝欣赏,“是我认为目前最合适的人选。顾永贤律师,三十八岁,剑桥大学法学院荣誉毕业,拥有英国和香港两地律师资格。
曾在伦敦富而德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五年,深度参与过多起复杂的国际商事仲裁和知识产权跨国诉讼。
三年前回港,加入迪肯律师行,担任资深顾问。”
“他的优势非常突出:第一,专业功底极其扎实,尤其擅长国际贸易法和知识产权保护,这正是我们目前最急需的;
第二,拥有顶级国际律所的工作经验,熟悉国际规则和巨头的运作模式;
第三,年轻,有冲劲,思维敏捷,不像一些大行合伙人那样官僚和固化。
我与他初步接触过,他对我们陈记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我们以专利撬动国际渠道的案例,他认为极具挑战性和前瞻性。”
“唯一的顾虑是,”方文山补充道,“他缺乏独立担任一家快速成长企业首席法务官的经验。
但在迪肯律师行,他也领导过小的团队。
我认为,他的学习能力和进取心足以弥补这一点。”
(本章完)
可口可乐总部高层会议室的轻视与否定,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并未在港岛掀起一丝涟漪。
陈秉文对此毫不知情,也无需知情。
功能饮料的蓝海市场岂是可口可乐那些专注碳酸饮料的高管,现在所能看清的。
他们的视野,早已被百年可乐王朝的辉煌所填满,被全球每一寸土地上冒着的碳酸气泡所局限。
在他们看来,饮料世界的版图早已划定:黑色的是可乐,橙色的是芬达,其他五颜六色的,不过是点缀其间的、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一款来自远东、味道奇特、主打“提神醒脑”的蓝色饮料?
那更像是一个区域性、小众市场的猎奇产品,或许能在其发源地掀起些许波澜,但绝无可能撼动全球碳酸帝国根基分毫。
这种基于路径依赖的傲慢与短视,对陈秉文而言,无异于一层厚厚的战略迷雾,完美遮蔽了所有的对手,为他悄无声息地开辟新赛道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所以,即便知道可口可乐全球总部发生的一切,陈秉文也根本不会在乎。
他此时正在研发中心与周志远团队一起,就如何将劲霸饮料用最低成本运送到北美和欧洲,商讨技术方案。
按照陈秉文提出的设想,周志远完成劲霸工业化配方参数后,随即开始劲霸的浓缩液研究。
但是,实验结果并没有达到陈秉文预期。
“陈生,浓缩液方案遇到瓶颈。”
我们尝试将劲霸原液浓缩至十倍浓度,但在常温储存或长途运输后,出现了两个致命问题。”
周志远教授眉头紧锁,将一份实验报告递给陈秉文。
陈秉文接过报告,目光扫过关键数据:“析出结晶?还有风味失真?”
“对。”周志远指着图表,“牛磺酸和部分维生素在高度浓缩状态下,溶解度下降,尤其在温度波动时极易析出白色结晶,影响观感和溶解性。
更麻烦的是风味。
薄荷脑、柠檬酸这些关键风味物质,在浓缩过程中挥发加剧,复溶后口感寡淡,原有的冰爽刺激感损失近半。
反复调整配方和工艺,效果都不理想。
要达到您要求的开罐即用、风味还原度高。
液态浓缩液这条路,目前看来走不通。”
陈秉文沉默了,液态浓缩液方案,是他为劲霸全球扩张设想的关键一步。
将高价值的浓缩液运往全球各地装瓶厂,在当地稀释灌装,能极大节省运输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
但现在,技术瓶颈卡住了咽喉。
“保质期呢?”他问道。
“即使解决了析出和风味问题,浓缩液在常温下的微生物控制也是挑战。
需要添加更多防腐剂,或者依赖冷链,成本和安全风险都大增。”周志远语气有些沉重。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沉寂。
陈秉文沉吟片刻道,“现有技术路线,短时间内难以突破?”
周志远摇头:“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系统性攻关。
而且,即使成功,浓缩液也未必能显著降低成本。”
时间,是陈秉文此刻最耗不起的资源。
可口可乐的渠道准入窗口期有限,只有三年时间。
如何高效利用这三年试讲,将劲霸尽快、低成本地铺向全球,是摆在眼前的生死时速。
浓缩液方案受阻,意味着原计划利用可口可乐装瓶厂现有设备进行稀释灌装的路径被堵死。
重新研发耗时漫长,远水解不了近渴。
陈秉文眉头微皱,思索的破局方法。
无意中他目光落在实验台上一罐未开封的奶粉上。
脑海中顿时灵光一闪。
“如果.不是液体呢?”他抬起头,看向周志远,“周教授,如果我们把劲霸的核心成分,做成粉剂呢?”
“粉剂?”周志远一愣,随即眼神亮了起来,“您的意思是像奶粉或速溶咖啡那样?”
“对!”陈秉文解释道,“将牛磺酸、咖啡因、分、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最关键的风味物质,特别是薄荷脑,通过特殊工艺制成均匀、稳定的粉末。
运输体积和重量将压缩到极致!
到达目的地装瓶厂后,只需将粉剂投入调配罐,按比例加入纯净水溶解,然后直接进入现有的热灌装线灌装封口。
整个流程,从粉剂到成品瓶装饮料,可能只需要两三个小时!
最关键的是,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改动灌装厂的灌装生产线,可以省掉很大一笔投资。”
周志远听了以后,激动地双手一拍:“妙啊!陈生!粉剂方案,完美避开了浓缩液的析出和风味挥发问题!
固体粉末在干燥状态下,成分稳定性远高于液体,保质期可以大大延长。
运输成本更是断崖式下降。
同样有效成分的粉剂体积和重量,可能只有浓缩液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对运输温度几乎没有要求!”
周志远迅速在脑中推演技术路径:“粉剂的核心在于溶解性和风味还原度!
必须确保粉剂能在常温或稍加热的水中快速、完全溶解,不留颗粒或沉淀。
同时,溶解后的风味、口感必须与港岛生产的原版劲霸高度一致,不能有粉感或异味。
尤其是薄荷脑的清凉感和柠檬酸带来的清爽刺激感,必须精准复刻!””
“技术上能否突破?”陈秉文的问题直指核心。
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用粉剂来替代劲霸原浆的功效能不能实现。
周志远沉吟片刻,肯定地点头:“有难度,但可行!
薄荷脑可以用微胶囊包埋技术锁住风味,防止挥发。
其他成分的混合均匀度和溶解性,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优化颗粒粒径和表面处理工艺应该能解决。
给我两周时间,我带团队全力攻关!”
“好!”陈秉文果断拍板,“液态浓缩液方案暂停。
集中资源,全力攻克粉剂!
争取将溶解后风味还原度98%以上,溶液澄清无沉淀,溶解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说到这里,陈秉文看向周志远,郑重说道:“周教授,劲霸能否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铺向全球,就看这包粉了!”
“陈生放心,我亲自盯着!”周志远同样郑重的承诺。
另一边,运营总监凌佩仪按照陈秉文的吩咐,带着高振海马不停蹄的考察小型饮料厂。
回到办公室,陈秉文刚坐下准备喝口水,耳边就传来清晰的敲门声。
“请进。”
门被推开,方文山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走了进来:“陈生,好消息。
永隆银行那边的手续全部办妥了,三百万港币的优惠贷款,刚刚已经全额到账了。”
他将手中的银行到账通知单轻轻放在陈秉文的办公桌上。
陈秉文拿起通知单扫了一眼,数字准确无误。
在雀巢、可口可乐、三得利专利授权费还没到账的情况下,这笔无需利率优惠的资金无疑是雪中送炭,陈记收购生产线、囤积原料提供了充实的资金保障。
“好!方总监,这笔钱来得及时。”陈秉文满意地点点头,“这三百万一百五十万用于锁定牛磺酸、咖啡因和pet瓶胚的原料合约,建立安全库存。
另外一百五十万留给凌佩仪总监,用于收购小型饮料厂,提升劲霸的产能。”
“好的。”方文山点点头,接着说道:“陈生,还有一件事。
关于您之前说的,组建专业法务团队,特别是聘请一位精通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的大律师担任公司首席法律顾问的事情,我已经物色了几位人选,有了初步意向。”
陈秉文闻言,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随着与可口可乐、雀巢等国际巨头的协议落地,以及劲霸全球扩张战略的启动,公司面临的法律环境将变得异常复杂。
专利授权金的跨境收取与税务处理、国际销售合同的纠纷规避、不同国家的食品法规合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商标侵权和仿冒斗争.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核心来保驾护航。
方文山虽然是财务高手,但在法律专业领域,必须由更专业的人士来主导。
“说说看,你物色了哪些人?”陈秉文问道。
方文山显然做了充分准备,有条不紊地介绍起来:“我主要通过猎头和业内朋友推荐,接触了三位候选人。
第一位是告士打律师行的合伙人,张志远大律师,专攻跨境并购和商事仲裁,经验老道,在法律界声望很高。
但挖角难度极大,薪酬要求会是天价,而且他更专注于顶级客户的并购案,对我们现阶段以运营和执行为主的需求,可能并非最契合。”
“第二位,欧阳震华律师,曾在英美烟草亚太区担任了超过十年的法务总监,对跨国公司的日常法务、合规管理、合同审核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人脉也很广。
但他的背景更偏向于企业内部风控和合规,在知识产权诉讼和主动进行国际商业博弈方面的经验,相对弱一些。”
陈秉文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第三位,”方文山顿了顿,神情中带着一丝欣赏,“是我认为目前最合适的人选。顾永贤律师,三十八岁,剑桥大学法学院荣誉毕业,拥有英国和香港两地律师资格。
曾在伦敦富而德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五年,深度参与过多起复杂的国际商事仲裁和知识产权跨国诉讼。
三年前回港,加入迪肯律师行,担任资深顾问。”
“他的优势非常突出:第一,专业功底极其扎实,尤其擅长国际贸易法和知识产权保护,这正是我们目前最急需的;
第二,拥有顶级国际律所的工作经验,熟悉国际规则和巨头的运作模式;
第三,年轻,有冲劲,思维敏捷,不像一些大行合伙人那样官僚和固化。
我与他初步接触过,他对我们陈记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我们以专利撬动国际渠道的案例,他认为极具挑战性和前瞻性。”
“唯一的顾虑是,”方文山补充道,“他缺乏独立担任一家快速成长企业首席法务官的经验。
但在迪肯律师行,他也领导过小的团队。
我认为,他的学习能力和进取心足以弥补这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