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全港最红的糖水铺(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99章 全港最红的水铺(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陈秉文的目光扫过那些码放整齐的pet瓶胚和铝盖库存,微微颔首。
这些虽然不是核心资产,但能直接利用,确实省去了不少采购时间和成本。
陈秉文看着这间略显空旷但骨架坚实的厂房,心中盘算。
120万拿下这块工业区核心地段的产权厂房和两条现成生产线,虽然一次性支出不小,但从长远看,尤其是考虑到港岛工业用地未来的增值潜力,这笔买卖绝对划算。
“黄老板,”陈秉文转向略显紧张的黄生,语气平和的说道,“厂子我看过了,设备保养得不错,厂房结构也扎实。
库存这些,也算是个添头。”
黄生连忙点头:“是啊是啊,陈老板,都是好东西,要不是唉,我也不至于.”
见他又要诉苦,陈秉文连忙抬手止住了他,“120万的价格,我们接受。”
黄生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狂喜,他本以为还要一番讨价还价。
“陈老板,您……您是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
陈秉文非常肯定的点点头,“不过,有几个条件。第一,所有设备必须保证能正常运转,交接前我们会进行详细测试,如有核心部件损坏无法修复,需要相应扣减款项。
第二,厂房和用地产权必须清晰,无任何抵押或法律纠纷,过户手续由我方律师全程跟进。
第三,交接时间越快越好,一周内完成所有手续和设备初步验收,我方支付80%款项,剩余20%待设备稳定运行一周后付清。”
黄生听着这清晰明了、且专业的条件,知道对方是行家,也看出了陈秉文做事的雷厉风行。
他略一思忖,120万已是他的心理价位,对方虽然加了验收条款,但合情合理,而且付款方式也算痛快。
“好!陈老板爽快!我黄某人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就按您说的办!”
黄生用力点头,伸出手,“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陈秉文与他握了握手,转头对凌佩仪和高振海、钟强吩咐道,
“凌总监,你立刻安排财务部跟进合同和付款流程。
阿海、强哥你带技术团队,明天就开始进场,对两条生产线进行全面检测和调试,确保能无缝衔接我们现有的生产体系。”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同一天,港岛葵涌货柜码头。
巨大的货轮“海丰号”静静地停靠在泊位上。
码头工人正忙碌地将一个印有“陈记食品”标识的集装箱吊装上船。
林文雄站在码头边,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脸上难掩兴奋。
他身边站着陈记食品负责新加坡市场的销售经理张志明。
“张经理,这第一批五万瓶‘劲霸’,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啊!”林文雄搓着手,“港岛这边的捆绑促销效果,我可是听说了,反响好得不得了!
现在新加坡的批发商和零售商都在问我,什么时候能上货。”
张志明笑着点头:“林老板放心,陈生和凌总监对新加坡市场非常重视。
这不,刚下线的这批货,优先保障新加坡。
除了劲霸,还有十万瓶瓶装水,保证供应不断档。”
“好!太好了!”
林文雄看着集装箱稳稳地落在船上,转头向张志明再次确认道,“船期是三天后到新加坡吧?”
“对,预计三天后抵达巴西班让码头。”张志明肯定道,“清关手续我们已经提前委托了新加坡的代理行,林老板您那边.”
“放心!码头、仓库、分销渠道,我都安排好了!”林文雄拍着胸脯承诺,“货一到港,立刻清关入库,第一时间铺到各大超市和士多店!
宣传海报和促销方案也准备好了,就等产品上架!”
1978年10月5日,星期五,傍晚。
港岛皇后戏院门口悬挂着《醉拳》的巨幅手绘海报,海报上程龙摆出醉拳姿势的形象非常引人注目。
工作人员用绳子拉出了一小块区域,供记者和少量围观影迷停留。
导演袁和平、监制吴思远带着主演程龙、袁小田、黄正利、石天、杨盼盼等人准时出现在戏院门口。
没有华丽的礼服,主创们的穿着相对日常,但精神饱满。
他们站在海报前,微笑着接受闪光灯的洗礼。
《大公报》、《华侨日报》等几家报社的记者举着相机拍照,并大声提问,问题多集中在电影的风格、程龙的表演以及票房预期上。
吴思远作为监制,自然是回答问题的核心。
他脸上带着笑容,一如既往地谨慎和务实:“《醉拳》是我们的一次新尝试,将功夫和喜剧结合起来。
阿龙很拼命,袁师傅的设计也非常精彩。
希望观众会喜欢。
票房嘛,当然希望好,但最重要的是电影能让大家看得开心。”
他内心深处,依然将《蛇形刁手》视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对《醉拳》的期望始终是稳健盈利,而非创造奇迹。
程龙站在一旁,显得兴奋又有些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独挑大梁的作品,成败在此一举。
虽然内心惶恐,他还是努力对着镜头微笑,回答问题时中气十足:“这部电影我打得很过瘾,也有很多搞笑的地方,希望大家支持!”
简单的剪彩仪式后,主创们合影留念,随后便进入戏院,准备和观众一同观看首映。
整个过程简洁、务实,完全不同于陈秉文前世所见那些明星云集、闪光灯亮彻夜空、仿佛一场盛大时装秀而非电影首映的浮夸场面。
那个时候,红毯的长度似乎与电影的质量成反比。
明星身上的珠宝价值远超剧本的文学价值,每一个微笑的弧度都经过精心计算,每一句采访发言都出自公关团队的手笔。
所谓的首映式完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为热搜和版面量身定制的精致表演。
眼前的这一切,没有红毯上争奇斗艳、耗时比电影还长的“艳压”通稿。
没有粉丝山呼海啸般喊着毫无意义的“爱豆口号”,更没有媒体长篇累牍地讨论某位明星的礼服是当季高定还是过季成衣。
仿佛那身行头比电影本身的剧本和表演更值得关注。
眼前的朴实,反倒让他觉得,此刻的红毯虽短,却至少还铺在电影殿堂的门前,而非沦为一个纯粹的名利场与流量秀。
陈秉文和凌佩仪低调地直接来到二楼一个预留的座位区。
他们没有去打扰主创团队,而是如同普通观众一样,等待着电影开场。
灯光暗下,电影正式开始。
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
随着剧情推进,影院里开始响起阵阵笑声。
程龙饰演的少年黄飞鸿顽劣搞笑,袁小田饰演的苏乞儿严肃中带着诙谐,两人之间的互动妙趣横生。
当程龙饰演的黄飞鸿,在经历一番狼狈不堪的“醉拳”初学后,鼻青脸肿、衣衫褴褛地逃出师父苏乞儿的魔爪,狼狈地冲进一家挂着“陈记水”招牌的店铺时,影院里爆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老板!快!快给我一碗水润润喉!打完架,口干舌燥啊!”程龙喘着粗气,拍着桌子喊道,脸上还带着夸张的痛楚表情。
镜头给了“陈记水”招牌一个清晰的特写,紧接着是店员麻利地端上一碗冰镇杨枝甘露的画面。
程龙接过碗,仰头咕咚咕咚猛灌几口,脸上瞬间露出舒爽至极的表情,仿佛全身的疲惫和伤痛都被这碗水驱散了。
“哇!正啊!打完架饮碗陈记水,爽过神仙!”他抹了抹嘴,意犹未尽地感叹道。
这句台词,这个场景,自然得如同生活本身,却又巧妙地植入了品牌。
影院里的笑声更大了,不少观众低声议论:
“陈记水?是不是深水埗那家?”
“肯定啦!现在全港最红的水铺嘛!”
“打完架饮水?哈哈,这广告打得真自然!”
“.”
高潮部分的终极对决,黄飞鸿面对强大的终极boss,将醉拳的形醉意不醉”发挥到极致。
在摇摇晃晃、险象环生的闪避中,蕴含着精妙的步伐和凌厉的反击。
程龙将醉拳的飘逸、刁钻和爆发力展现得酣畅淋漓,配合着精心设计的音效和紧凑的剪辑,看得观众屏息凝神,直到黄飞鸿最终以一招奇诡的“醉八仙”招式击败对手,全场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太精彩了!”
“阿龙打得太帅了!”
“这醉拳看得人热血沸腾!”
影片结束,灯光亮起。
现场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并非出于客套,而是真正被电影娱乐性所打动的自然反应。
观众们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笑容,互相讨论着精彩的打斗和搞笑桥段。
“喂,你记不记得阿龙打完架,说要去‘陈记饮碗水润润喉’?哈哈,好有趣!”
“是啊是啊,还有那个招牌镜头!陈记水,看来真系好饮喔!”
“你还别说,看完打戏我现在真还有点口干,不如我们去陈记喝碗水?”
“.”
陈秉文和凌佩仪听着周围的议论,相视一笑。
电影的口碑和植入效果,远超预期。
首映后的简单茶会上,吴思远找到了陈秉文。
“陈生,多谢支持。”吴思远举杯,语气比之前多了几分信心,“观众的反应似乎不错。”
“电影非常成功,吴生。”陈秉文肯定道,“喜剧和功夫的结合恰到好处,程龙的表现会一炮而红。”
“承您吉言!
走,陈生,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他们刚才还问起,是哪位老板眼光如此独到,提前就投了这部戏。”
说着,热情地引着陈秉文二人向一旁的小休息室走去。
休息室内,嘉禾的董事会主席邹文怀和总经理何冠昌正端着酒杯,与袁和平闲聊着。
见到吴思远引着一位陌生的年轻人进来,几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邹生,何生,袁导,”吴思远笑着介绍,“这位就是我之前提过的,陈记食品的陈秉文先生。
陈生,这位是嘉禾的邹文怀主席,何冠昌总经理,这位是袁和平导演。”
(本章完)
陈秉文的目光扫过那些码放整齐的pet瓶胚和铝盖库存,微微颔首。
这些虽然不是核心资产,但能直接利用,确实省去了不少采购时间和成本。
陈秉文看着这间略显空旷但骨架坚实的厂房,心中盘算。
120万拿下这块工业区核心地段的产权厂房和两条现成生产线,虽然一次性支出不小,但从长远看,尤其是考虑到港岛工业用地未来的增值潜力,这笔买卖绝对划算。
“黄老板,”陈秉文转向略显紧张的黄生,语气平和的说道,“厂子我看过了,设备保养得不错,厂房结构也扎实。
库存这些,也算是个添头。”
黄生连忙点头:“是啊是啊,陈老板,都是好东西,要不是唉,我也不至于.”
见他又要诉苦,陈秉文连忙抬手止住了他,“120万的价格,我们接受。”
黄生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狂喜,他本以为还要一番讨价还价。
“陈老板,您……您是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
陈秉文非常肯定的点点头,“不过,有几个条件。第一,所有设备必须保证能正常运转,交接前我们会进行详细测试,如有核心部件损坏无法修复,需要相应扣减款项。
第二,厂房和用地产权必须清晰,无任何抵押或法律纠纷,过户手续由我方律师全程跟进。
第三,交接时间越快越好,一周内完成所有手续和设备初步验收,我方支付80%款项,剩余20%待设备稳定运行一周后付清。”
黄生听着这清晰明了、且专业的条件,知道对方是行家,也看出了陈秉文做事的雷厉风行。
他略一思忖,120万已是他的心理价位,对方虽然加了验收条款,但合情合理,而且付款方式也算痛快。
“好!陈老板爽快!我黄某人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就按您说的办!”
黄生用力点头,伸出手,“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陈秉文与他握了握手,转头对凌佩仪和高振海、钟强吩咐道,
“凌总监,你立刻安排财务部跟进合同和付款流程。
阿海、强哥你带技术团队,明天就开始进场,对两条生产线进行全面检测和调试,确保能无缝衔接我们现有的生产体系。”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同一天,港岛葵涌货柜码头。
巨大的货轮“海丰号”静静地停靠在泊位上。
码头工人正忙碌地将一个印有“陈记食品”标识的集装箱吊装上船。
林文雄站在码头边,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脸上难掩兴奋。
他身边站着陈记食品负责新加坡市场的销售经理张志明。
“张经理,这第一批五万瓶‘劲霸’,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啊!”林文雄搓着手,“港岛这边的捆绑促销效果,我可是听说了,反响好得不得了!
现在新加坡的批发商和零售商都在问我,什么时候能上货。”
张志明笑着点头:“林老板放心,陈生和凌总监对新加坡市场非常重视。
这不,刚下线的这批货,优先保障新加坡。
除了劲霸,还有十万瓶瓶装水,保证供应不断档。”
“好!太好了!”
林文雄看着集装箱稳稳地落在船上,转头向张志明再次确认道,“船期是三天后到新加坡吧?”
“对,预计三天后抵达巴西班让码头。”张志明肯定道,“清关手续我们已经提前委托了新加坡的代理行,林老板您那边.”
“放心!码头、仓库、分销渠道,我都安排好了!”林文雄拍着胸脯承诺,“货一到港,立刻清关入库,第一时间铺到各大超市和士多店!
宣传海报和促销方案也准备好了,就等产品上架!”
1978年10月5日,星期五,傍晚。
港岛皇后戏院门口悬挂着《醉拳》的巨幅手绘海报,海报上程龙摆出醉拳姿势的形象非常引人注目。
工作人员用绳子拉出了一小块区域,供记者和少量围观影迷停留。
导演袁和平、监制吴思远带着主演程龙、袁小田、黄正利、石天、杨盼盼等人准时出现在戏院门口。
没有华丽的礼服,主创们的穿着相对日常,但精神饱满。
他们站在海报前,微笑着接受闪光灯的洗礼。
《大公报》、《华侨日报》等几家报社的记者举着相机拍照,并大声提问,问题多集中在电影的风格、程龙的表演以及票房预期上。
吴思远作为监制,自然是回答问题的核心。
他脸上带着笑容,一如既往地谨慎和务实:“《醉拳》是我们的一次新尝试,将功夫和喜剧结合起来。
阿龙很拼命,袁师傅的设计也非常精彩。
希望观众会喜欢。
票房嘛,当然希望好,但最重要的是电影能让大家看得开心。”
他内心深处,依然将《蛇形刁手》视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对《醉拳》的期望始终是稳健盈利,而非创造奇迹。
程龙站在一旁,显得兴奋又有些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独挑大梁的作品,成败在此一举。
虽然内心惶恐,他还是努力对着镜头微笑,回答问题时中气十足:“这部电影我打得很过瘾,也有很多搞笑的地方,希望大家支持!”
简单的剪彩仪式后,主创们合影留念,随后便进入戏院,准备和观众一同观看首映。
整个过程简洁、务实,完全不同于陈秉文前世所见那些明星云集、闪光灯亮彻夜空、仿佛一场盛大时装秀而非电影首映的浮夸场面。
那个时候,红毯的长度似乎与电影的质量成反比。
明星身上的珠宝价值远超剧本的文学价值,每一个微笑的弧度都经过精心计算,每一句采访发言都出自公关团队的手笔。
所谓的首映式完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为热搜和版面量身定制的精致表演。
眼前的这一切,没有红毯上争奇斗艳、耗时比电影还长的“艳压”通稿。
没有粉丝山呼海啸般喊着毫无意义的“爱豆口号”,更没有媒体长篇累牍地讨论某位明星的礼服是当季高定还是过季成衣。
仿佛那身行头比电影本身的剧本和表演更值得关注。
眼前的朴实,反倒让他觉得,此刻的红毯虽短,却至少还铺在电影殿堂的门前,而非沦为一个纯粹的名利场与流量秀。
陈秉文和凌佩仪低调地直接来到二楼一个预留的座位区。
他们没有去打扰主创团队,而是如同普通观众一样,等待着电影开场。
灯光暗下,电影正式开始。
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
随着剧情推进,影院里开始响起阵阵笑声。
程龙饰演的少年黄飞鸿顽劣搞笑,袁小田饰演的苏乞儿严肃中带着诙谐,两人之间的互动妙趣横生。
当程龙饰演的黄飞鸿,在经历一番狼狈不堪的“醉拳”初学后,鼻青脸肿、衣衫褴褛地逃出师父苏乞儿的魔爪,狼狈地冲进一家挂着“陈记水”招牌的店铺时,影院里爆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老板!快!快给我一碗水润润喉!打完架,口干舌燥啊!”程龙喘着粗气,拍着桌子喊道,脸上还带着夸张的痛楚表情。
镜头给了“陈记水”招牌一个清晰的特写,紧接着是店员麻利地端上一碗冰镇杨枝甘露的画面。
程龙接过碗,仰头咕咚咕咚猛灌几口,脸上瞬间露出舒爽至极的表情,仿佛全身的疲惫和伤痛都被这碗水驱散了。
“哇!正啊!打完架饮碗陈记水,爽过神仙!”他抹了抹嘴,意犹未尽地感叹道。
这句台词,这个场景,自然得如同生活本身,却又巧妙地植入了品牌。
影院里的笑声更大了,不少观众低声议论:
“陈记水?是不是深水埗那家?”
“肯定啦!现在全港最红的水铺嘛!”
“打完架饮水?哈哈,这广告打得真自然!”
“.”
高潮部分的终极对决,黄飞鸿面对强大的终极boss,将醉拳的形醉意不醉”发挥到极致。
在摇摇晃晃、险象环生的闪避中,蕴含着精妙的步伐和凌厉的反击。
程龙将醉拳的飘逸、刁钻和爆发力展现得酣畅淋漓,配合着精心设计的音效和紧凑的剪辑,看得观众屏息凝神,直到黄飞鸿最终以一招奇诡的“醉八仙”招式击败对手,全场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太精彩了!”
“阿龙打得太帅了!”
“这醉拳看得人热血沸腾!”
影片结束,灯光亮起。
现场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并非出于客套,而是真正被电影娱乐性所打动的自然反应。
观众们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笑容,互相讨论着精彩的打斗和搞笑桥段。
“喂,你记不记得阿龙打完架,说要去‘陈记饮碗水润润喉’?哈哈,好有趣!”
“是啊是啊,还有那个招牌镜头!陈记水,看来真系好饮喔!”
“你还别说,看完打戏我现在真还有点口干,不如我们去陈记喝碗水?”
“.”
陈秉文和凌佩仪听着周围的议论,相视一笑。
电影的口碑和植入效果,远超预期。
首映后的简单茶会上,吴思远找到了陈秉文。
“陈生,多谢支持。”吴思远举杯,语气比之前多了几分信心,“观众的反应似乎不错。”
“电影非常成功,吴生。”陈秉文肯定道,“喜剧和功夫的结合恰到好处,程龙的表现会一炮而红。”
“承您吉言!
走,陈生,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他们刚才还问起,是哪位老板眼光如此独到,提前就投了这部戏。”
说着,热情地引着陈秉文二人向一旁的小休息室走去。
休息室内,嘉禾的董事会主席邹文怀和总经理何冠昌正端着酒杯,与袁和平闲聊着。
见到吴思远引着一位陌生的年轻人进来,几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邹生,何生,袁导,”吴思远笑着介绍,“这位就是我之前提过的,陈记食品的陈秉文先生。
陈生,这位是嘉禾的邹文怀主席,何冠昌总经理,这位是袁和平导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