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模仿无人机阵列灯光表演,卫星阵列
第223章 模仿无人机阵列灯光表演,卫星阵列能不能在太空放电影?
《天使陷落》其实八月份就在北美上映了,作为小成本的r级片,年底才在内地上映。
这部电影是《奥林匹斯的陷落》和《伦敦陷落》之后“陷落”系列的第三部。
“小成本”是相对来说的,《天使陷落》的投拍预算是4千万美元,远低于《奥林匹斯陷落》的7千万美元和《伦敦陷落》的6千万美元。
更低于那些动不动就上亿美元的大片。
《天使陷落》的剧情跟前边两部差不多,都是“主角单枪匹马拯救大统领”的戏码。
之所以路云记住了它,除了它跟后来的某些情况有些对应。
还因为影片中袭击大统领的是“蜂群无人机”。
里边的名场面就是恐怖分子开出来一辆车,那辆车上整整齐齐摆了几十个筒子,只见“嘭嘭嘭”几连速响,黑压压的自爆无人机就跟蜂群一样扑了过去。
虽然大统领有精英保镖护卫,但这次来的可不是一般恐怖分子,遮天蔽日的自爆无人机见人就炸,直接把众多保镖炸的人仰马翻,几乎全军覆没。
最后自然是只留下主角和重伤的大统领。
而主角被反派冤枉成恐怖袭击的主谋。
好在主角确实是主角,后来还是单枪匹马干翻了反派。
当然,反派也不是别人,正是想要对大统领取而代之的副统领,还有他控制的军事公司。
但这不是电影最好玩的地方,这个电影最好玩的东西在电影之外。
就是电影里那种恐怖的“蜂群无人机”,老美自己并不是玩的最好的,玩的最好的是老中!
(网图,电科院的陆空协同固定翼无人机“蜂群”系统,猛士底盘的无人机母车)
事实上这种无人机蜂群最难的不是无人机设计制造,而是智能编组和通信保障。
毕竟通信宽带就那么大,如何在有限的通讯区域里塞下尽量多的无人机,还要让它们互相协同,并且保证讯息通畅不干扰,那才是麻烦事。
好在老中是这方面的好手,有很多的核心技术。
只可惜老中是爱好和平的,不像老美那样四处炸,所以只用在了民用无人机表演上。
之前的大型活动基本都是烟表演,但那玩意确实比较污染环境,碰上无风天气的话硝烟很久都散不了。
换成无人机表演之后不仅环保,而且还可以玩的更。
无人机阵列组成的龙、凤、草、建筑等都是小意思,更大的场面都可以直接在空中放电影了。
甚至路云还想过某种逆天狠活。
一大群无人机可以在空中组成阵列,然后变换灯光模仿屏幕放电影。
这要是在地球轨道上用装了高能灯组的卫星组成一个阵列,通过灯光变化是不是能在太空放电影?
如果这个卫星阵列够大的话,是不是地面的人就可以直接肉眼看到太空电影了?
事实上这个确实是逆天狠活,但更狠的是它真能实现!
往前看,“万户”火箭第二次发射就发过一组很有意思的“瓢虫卫星”。
它的主星是一颗重达100千克的“瓢虫一号”,其他二至七都是10千克重的纳卫星。
其中主卫星的功能跟路云发射那颗“一路芳菲”号一样,能显示照片跟地球或太空合影。
同时它还有其他六颗辅助卫星配合,它们搭载了高功率的聚合光灯阵,可以借用莫尔斯密码的原理通过长闪烁和短闪烁表达不同含义。
这种闪烁光肉眼可见,使用高性能手机、单反相机和追星仪均可清晰地拍摄到闪烁全过程,看图能准确识别出卫星向地面发送的摩斯密码内容。
(网图,用相机拍摄的长短不一闪光,可以解读出摩斯码内容)
今年的四月二日“自闭症关注日”,这一组卫星就与京城天文馆合作进行了公益闪烁。
二十三日海军节,瓢虫卫星闪烁献礼人民海军七十周年华诞,“发送摩斯密码为海军庆生”的话题还上过微博热搜榜的前五。
其实人的肉眼是能看到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的,只不过看到的都是光点,跟星星没差区别,看到了也不认识。
而“太空放电影”这玩意往更后边看,或者往科幻设定里看,那就是《三体》里的“全宇宙为你闪烁”了。
就是“智子”的二维展开形成了一个包围地球轨道的“巨大屏幕”,汪淼他们在雷达站看到的闪烁波动是相隔很远的三颗卫星观测的“大屏幕”闪烁,而不是真正的宇宙。
所以“太空放电影”的计划是可行的,只不过想要组成一个地面肉眼可见,并且清晰度不太差的卫星阵列需要的卫星数量太多,费太大。
要是卫星数量少的话,那就只能请全球人看来自太空的数字倒计时了。
再多点的话,就能搞一个全球人类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广告牌。
所以说还算有点商机。
就像现在有不少商家冠名商业火箭,往火箭上印广告一样,也是一个回收航天成本的路子。
如果能凭借这类商机把项目养起来,然后多多发射卫星,最后搞一个真能放电影的卫星阵列的概率也不是零。
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
“嗯,或许等后边卫星的制造成本更低了可以试试。”
路云琢磨着这个事,突然灵光一闪。
“太空竞赛!”
“现阶段的人类航天项目跟政治有很深的绑定,上一次太空竞赛老毛子和老美就搞了很多算经济账赔本的政治项目,但还是要做。”
“如果这次太空竞赛依旧进展到了白热化阶段,我跟上边说我有一个项目,可以让全球的人一抬头就肉眼看到一面飘在太空里的红色旗帜,那……”
“啧啧~”
想着有些拟人玩意会“高兴”的跳起来的场景……
路云决定了,把这个项目放进“太空愿望单”。
就放“在太空拍电影”和“在月球拍电影”后边。
嗯,这是“影视”方面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太空愿望。
这一世好不容易有了金手指,不管是上一世的“老愿望”还是这一世的“新愿望”,路云都要搞一搞!
星辰大海是他永远的梦想!
同样的,作为一九年的最后一天,很多人都在搞总结,也在搞明年的畅想。
那些顶流的经纪人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算了算,高兴的说道:“明年,明年就是你冲击明星榜第一的好年份!”
那些新出头的顶流们跃跃欲试,而那些老的顶流已经在撇嘴翻白眼了。
顶流:“拜托,你去年也这么说,说什么各个明星榜单不打算收录路云了,结果呢,他们收录路云的信息比谁都多!”
经纪人:“这次不一样!”
(本章完)
《天使陷落》其实八月份就在北美上映了,作为小成本的r级片,年底才在内地上映。
这部电影是《奥林匹斯的陷落》和《伦敦陷落》之后“陷落”系列的第三部。
“小成本”是相对来说的,《天使陷落》的投拍预算是4千万美元,远低于《奥林匹斯陷落》的7千万美元和《伦敦陷落》的6千万美元。
更低于那些动不动就上亿美元的大片。
《天使陷落》的剧情跟前边两部差不多,都是“主角单枪匹马拯救大统领”的戏码。
之所以路云记住了它,除了它跟后来的某些情况有些对应。
还因为影片中袭击大统领的是“蜂群无人机”。
里边的名场面就是恐怖分子开出来一辆车,那辆车上整整齐齐摆了几十个筒子,只见“嘭嘭嘭”几连速响,黑压压的自爆无人机就跟蜂群一样扑了过去。
虽然大统领有精英保镖护卫,但这次来的可不是一般恐怖分子,遮天蔽日的自爆无人机见人就炸,直接把众多保镖炸的人仰马翻,几乎全军覆没。
最后自然是只留下主角和重伤的大统领。
而主角被反派冤枉成恐怖袭击的主谋。
好在主角确实是主角,后来还是单枪匹马干翻了反派。
当然,反派也不是别人,正是想要对大统领取而代之的副统领,还有他控制的军事公司。
但这不是电影最好玩的地方,这个电影最好玩的东西在电影之外。
就是电影里那种恐怖的“蜂群无人机”,老美自己并不是玩的最好的,玩的最好的是老中!
(网图,电科院的陆空协同固定翼无人机“蜂群”系统,猛士底盘的无人机母车)
事实上这种无人机蜂群最难的不是无人机设计制造,而是智能编组和通信保障。
毕竟通信宽带就那么大,如何在有限的通讯区域里塞下尽量多的无人机,还要让它们互相协同,并且保证讯息通畅不干扰,那才是麻烦事。
好在老中是这方面的好手,有很多的核心技术。
只可惜老中是爱好和平的,不像老美那样四处炸,所以只用在了民用无人机表演上。
之前的大型活动基本都是烟表演,但那玩意确实比较污染环境,碰上无风天气的话硝烟很久都散不了。
换成无人机表演之后不仅环保,而且还可以玩的更。
无人机阵列组成的龙、凤、草、建筑等都是小意思,更大的场面都可以直接在空中放电影了。
甚至路云还想过某种逆天狠活。
一大群无人机可以在空中组成阵列,然后变换灯光模仿屏幕放电影。
这要是在地球轨道上用装了高能灯组的卫星组成一个阵列,通过灯光变化是不是能在太空放电影?
如果这个卫星阵列够大的话,是不是地面的人就可以直接肉眼看到太空电影了?
事实上这个确实是逆天狠活,但更狠的是它真能实现!
往前看,“万户”火箭第二次发射就发过一组很有意思的“瓢虫卫星”。
它的主星是一颗重达100千克的“瓢虫一号”,其他二至七都是10千克重的纳卫星。
其中主卫星的功能跟路云发射那颗“一路芳菲”号一样,能显示照片跟地球或太空合影。
同时它还有其他六颗辅助卫星配合,它们搭载了高功率的聚合光灯阵,可以借用莫尔斯密码的原理通过长闪烁和短闪烁表达不同含义。
这种闪烁光肉眼可见,使用高性能手机、单反相机和追星仪均可清晰地拍摄到闪烁全过程,看图能准确识别出卫星向地面发送的摩斯密码内容。
(网图,用相机拍摄的长短不一闪光,可以解读出摩斯码内容)
今年的四月二日“自闭症关注日”,这一组卫星就与京城天文馆合作进行了公益闪烁。
二十三日海军节,瓢虫卫星闪烁献礼人民海军七十周年华诞,“发送摩斯密码为海军庆生”的话题还上过微博热搜榜的前五。
其实人的肉眼是能看到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的,只不过看到的都是光点,跟星星没差区别,看到了也不认识。
而“太空放电影”这玩意往更后边看,或者往科幻设定里看,那就是《三体》里的“全宇宙为你闪烁”了。
就是“智子”的二维展开形成了一个包围地球轨道的“巨大屏幕”,汪淼他们在雷达站看到的闪烁波动是相隔很远的三颗卫星观测的“大屏幕”闪烁,而不是真正的宇宙。
所以“太空放电影”的计划是可行的,只不过想要组成一个地面肉眼可见,并且清晰度不太差的卫星阵列需要的卫星数量太多,费太大。
要是卫星数量少的话,那就只能请全球人看来自太空的数字倒计时了。
再多点的话,就能搞一个全球人类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广告牌。
所以说还算有点商机。
就像现在有不少商家冠名商业火箭,往火箭上印广告一样,也是一个回收航天成本的路子。
如果能凭借这类商机把项目养起来,然后多多发射卫星,最后搞一个真能放电影的卫星阵列的概率也不是零。
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
“嗯,或许等后边卫星的制造成本更低了可以试试。”
路云琢磨着这个事,突然灵光一闪。
“太空竞赛!”
“现阶段的人类航天项目跟政治有很深的绑定,上一次太空竞赛老毛子和老美就搞了很多算经济账赔本的政治项目,但还是要做。”
“如果这次太空竞赛依旧进展到了白热化阶段,我跟上边说我有一个项目,可以让全球的人一抬头就肉眼看到一面飘在太空里的红色旗帜,那……”
“啧啧~”
想着有些拟人玩意会“高兴”的跳起来的场景……
路云决定了,把这个项目放进“太空愿望单”。
就放“在太空拍电影”和“在月球拍电影”后边。
嗯,这是“影视”方面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太空愿望。
这一世好不容易有了金手指,不管是上一世的“老愿望”还是这一世的“新愿望”,路云都要搞一搞!
星辰大海是他永远的梦想!
同样的,作为一九年的最后一天,很多人都在搞总结,也在搞明年的畅想。
那些顶流的经纪人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算了算,高兴的说道:“明年,明年就是你冲击明星榜第一的好年份!”
那些新出头的顶流们跃跃欲试,而那些老的顶流已经在撇嘴翻白眼了。
顶流:“拜托,你去年也这么说,说什么各个明星榜单不打算收录路云了,结果呢,他们收录路云的信息比谁都多!”
经纪人:“这次不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