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第808章 我师父他老人家
第808章 我师父他老人家
午园内有人工开凿的河,蜿蜒而长,流经整个午园,乃是此次端午大会的曲水流觞之地。
无数穿着统一浅蓝夏袍的下人在河附近的宴席地忙碌,给木灯柱挂上灯笼、往河里放入点燃的河灯,准备着入夜后的各项事宜。
这端午大会,会举办一昼夜,所以客人们最少待到夜里戌时才会走,甚至可以席地而眠的在此过上一夜。
只因燕国公与筇老先生都说了,人间难得疏狂客,不论文人或武夫,只要你不害人或者害己,那你睡河里都行。
只是要注意,别把自己给淹死了。
所以端午大会的文人们今天都很疯。
只是有些是装疯,博人眼球,好扬名。
有些是真激动,行事比平时放开许多,却怕失态,前程尽毁,所以努力收着。
可再怎么收着,他们也是努力找机会拍马屁。
但不敢拍燕国公马屁。
燕国公经历特殊,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拍他马屁风险太大,一个不妥就可能被当场砍头!
所以多数人是拍筇老先生马屁。
筇老先生豁达不计较,玩得开,曾因一首诗,亲去南风馆,求教小倌……结果发现那小倌是剽窃他人之作,是不管小倌是金首辅家的金楼出身,当场带着弟子痛打那小倌。
宁康年间的金首辅家啊,权势滔天不亚于皇帝,筇老先生都敢不给面子,可见筇老先生乃真正的性情中人。
所以只要你身上没有大污点在,那你可以使劲拍他马屁,他不会下你脸面,没准还会与你胡扯,大家一起笑闹一番,那你的名气就起来了。
“寝夙兴时觉非觉,今宙古宇妙门失,筇老先生的《游太周古都赋》里,学生认为此句比描绘古都瑰丽建筑、奇闻异见、古都崩塌的佳句更加精妙!”
又一学子激动非常的拍马屁:“此句玄妙又带着梦醒离开太周古都的失落……”
呕~
筇老先生实在没忍住,干呕出声。
围着他的人忙问:“筇老先生可是身体有恙?”
“大夫何在?速传大会的大夫给先生诊治!”
“先生,我康家的家养府医医术常得人夸赞,学生这就去带府医来给您诊治,先生撑住,等着学生!”
不用猜,这么浮夸的学子就是康理问的亲儿子。
“先生喝杯温茶,暖暖肠胃,再含一枚紫苏杏,压一压反胃感。”
也不用猜,这么懂事的乖崽正是薛明意,薛东家夫妻的书呆儿。
薛东家封官后,薛家算起来了,而燕国公的大队伍到首府后,薛家更是势似冲天。
不仅得了督办午园端午大会的差事,薛家夫妻还得了燕国公的赏赐。
薛明意这个儿子更是得以入住午园,陪在燕国公身边,被燕国公、筇老先生一块教导着。
天天与众多太周书院的学子同堂论学,不仅羡慕嫉妒死了东北州学子,就连太周书院的学子也艳羡不已。
还因此对他阴阳怪气,但薛明意似乎有点钝性,被暗讽也不气的。
太周书院学子更气,是明着找茬,却被筇老先生逮住,痛骂了他们一番,说他们的狭隘之心,是往千年太周书院的山门匾额上吐唾沫、泼粪水!
不用惊讶,老穷平时说话就是这么糙。
学子们被痛骂、还被罚钱、罚写百遍太周书院学规、罚做十篇策论,是心痛脑痛手更痛,没精力再针对薛明意。
“嗯,这紫苏杏当真不错,含一颗,恶心感就被压住。”筇老先生吃着紫苏杏,很是满意,夸薛明意:“怎么想着带这等乡下野物来?你这孩子,心思当真周全玲珑。”
附近,穿着白底黑边左襟绣着金色太周二字长袍的太周书院学子们,听得都想翻白眼。
筇老夫子也太抬举薛明意了,是一有机会就夸他。
不就是给递了一颗紫苏杏吗?
这也值得夸?
且薛明意做这等小厮的活计,当真丢他们读书人的脸!
薛明意腼腆一笑,规矩的回道:“此乃秦大人家做的吃食,秦家养的老大夫说,食此物对人身体好,且它味冲,能醒神醒脑压反冲。学生想着,端午大会免不得大吃喝,恐肠胃受不住,就给带了一小瓶来。”
言罢,将装着紫苏杏的小瓷瓶放到长案上:“先生想吃了就拿。”
筇老先生点头:“你是个好孩子。”
虽然有点笨,有点钝,但可教,且愿意学,还仁善。
太周书院学子见筇老夸薛明意夸得没完,打岔道:“先生为何突犯恶心?可是吃了不好的吃食,或是着了凉?”
筇老:“没有,老夫肠胃很好。”
完全就是被自己所作的赋给恶心了。
从今天巳时,端午大会开宴起,见到他的人都在吟《游太周古都赋》。
到现在,快酉时了,一整天了啊,即使这赋再好,他也听腻了,腻到想吐。
如今只是反胃干呕,没真吐出来,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但这话能说吗?
他倒是敢说,可看着那个因他犯恶心而被打断高谈阔论,此刻正一脸惶恐看着他的学子,他是没把狂言喷出来。
而是问:“你说说,妙在何处?”
那学子听见这话,仿佛尸体复活般,整个人又有了活气,轻拭眼泪,道:“先生无恙,学生心安了。”
筇老:“……”
别整这抹眼泪的感动戏了,看一天了,真腻了,你赶紧说吧。说完了,我好找机会撤。
学子道:“今宙古宇妙门失,这一句,学生觉得甚妙,亦好奇,先生是哪时起,有了入道之心?或是与道门有过缘分,甚至是因道门才有感而作出《游太周古都赋》?”
实在是这赋写的是梦里所见,与道门的神游太虚类似,醒来后,又有今宙古宇妙门失这一句,所以学子才会好奇一问。
而更让学子冒险一问的是……以前也有人不少问过,可筇老先生从未回应过,也未入道门,只一心在太周书院教学。
有太周书院的学子瞧出他的用心,起身怒斥:“竖子为扬名而问这等先生屡次拒答之言,此心不纯,枉为读书人!我们太周书院耻与你为伍!”
“子林,你过了。”老穷不得不发话,实在是太周书院的这些娃娃老是爱用一句话来堵死其他学子的求学路。
讲真,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想扇他们几巴掌。
“先生息怒。”子林服软,却不认错……今日来此的学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想借筇老先生、借他们太周书院的名气,来给自己扬名的。
是他们心思不纯在前,那他何须给这些小人脸面!
老穷压压手掌,示意子林坐下后,才看向那学子,竟是破天荒的回了:“既然你们好奇,那老夫就解释一番……老夫与道门确实有些缘分,此缘分,来自我师父他老人家。”
午园内有人工开凿的河,蜿蜒而长,流经整个午园,乃是此次端午大会的曲水流觞之地。
无数穿着统一浅蓝夏袍的下人在河附近的宴席地忙碌,给木灯柱挂上灯笼、往河里放入点燃的河灯,准备着入夜后的各项事宜。
这端午大会,会举办一昼夜,所以客人们最少待到夜里戌时才会走,甚至可以席地而眠的在此过上一夜。
只因燕国公与筇老先生都说了,人间难得疏狂客,不论文人或武夫,只要你不害人或者害己,那你睡河里都行。
只是要注意,别把自己给淹死了。
所以端午大会的文人们今天都很疯。
只是有些是装疯,博人眼球,好扬名。
有些是真激动,行事比平时放开许多,却怕失态,前程尽毁,所以努力收着。
可再怎么收着,他们也是努力找机会拍马屁。
但不敢拍燕国公马屁。
燕国公经历特殊,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拍他马屁风险太大,一个不妥就可能被当场砍头!
所以多数人是拍筇老先生马屁。
筇老先生豁达不计较,玩得开,曾因一首诗,亲去南风馆,求教小倌……结果发现那小倌是剽窃他人之作,是不管小倌是金首辅家的金楼出身,当场带着弟子痛打那小倌。
宁康年间的金首辅家啊,权势滔天不亚于皇帝,筇老先生都敢不给面子,可见筇老先生乃真正的性情中人。
所以只要你身上没有大污点在,那你可以使劲拍他马屁,他不会下你脸面,没准还会与你胡扯,大家一起笑闹一番,那你的名气就起来了。
“寝夙兴时觉非觉,今宙古宇妙门失,筇老先生的《游太周古都赋》里,学生认为此句比描绘古都瑰丽建筑、奇闻异见、古都崩塌的佳句更加精妙!”
又一学子激动非常的拍马屁:“此句玄妙又带着梦醒离开太周古都的失落……”
呕~
筇老先生实在没忍住,干呕出声。
围着他的人忙问:“筇老先生可是身体有恙?”
“大夫何在?速传大会的大夫给先生诊治!”
“先生,我康家的家养府医医术常得人夸赞,学生这就去带府医来给您诊治,先生撑住,等着学生!”
不用猜,这么浮夸的学子就是康理问的亲儿子。
“先生喝杯温茶,暖暖肠胃,再含一枚紫苏杏,压一压反胃感。”
也不用猜,这么懂事的乖崽正是薛明意,薛东家夫妻的书呆儿。
薛东家封官后,薛家算起来了,而燕国公的大队伍到首府后,薛家更是势似冲天。
不仅得了督办午园端午大会的差事,薛家夫妻还得了燕国公的赏赐。
薛明意这个儿子更是得以入住午园,陪在燕国公身边,被燕国公、筇老先生一块教导着。
天天与众多太周书院的学子同堂论学,不仅羡慕嫉妒死了东北州学子,就连太周书院的学子也艳羡不已。
还因此对他阴阳怪气,但薛明意似乎有点钝性,被暗讽也不气的。
太周书院学子更气,是明着找茬,却被筇老先生逮住,痛骂了他们一番,说他们的狭隘之心,是往千年太周书院的山门匾额上吐唾沫、泼粪水!
不用惊讶,老穷平时说话就是这么糙。
学子们被痛骂、还被罚钱、罚写百遍太周书院学规、罚做十篇策论,是心痛脑痛手更痛,没精力再针对薛明意。
“嗯,这紫苏杏当真不错,含一颗,恶心感就被压住。”筇老先生吃着紫苏杏,很是满意,夸薛明意:“怎么想着带这等乡下野物来?你这孩子,心思当真周全玲珑。”
附近,穿着白底黑边左襟绣着金色太周二字长袍的太周书院学子们,听得都想翻白眼。
筇老夫子也太抬举薛明意了,是一有机会就夸他。
不就是给递了一颗紫苏杏吗?
这也值得夸?
且薛明意做这等小厮的活计,当真丢他们读书人的脸!
薛明意腼腆一笑,规矩的回道:“此乃秦大人家做的吃食,秦家养的老大夫说,食此物对人身体好,且它味冲,能醒神醒脑压反冲。学生想着,端午大会免不得大吃喝,恐肠胃受不住,就给带了一小瓶来。”
言罢,将装着紫苏杏的小瓷瓶放到长案上:“先生想吃了就拿。”
筇老先生点头:“你是个好孩子。”
虽然有点笨,有点钝,但可教,且愿意学,还仁善。
太周书院学子见筇老夸薛明意夸得没完,打岔道:“先生为何突犯恶心?可是吃了不好的吃食,或是着了凉?”
筇老:“没有,老夫肠胃很好。”
完全就是被自己所作的赋给恶心了。
从今天巳时,端午大会开宴起,见到他的人都在吟《游太周古都赋》。
到现在,快酉时了,一整天了啊,即使这赋再好,他也听腻了,腻到想吐。
如今只是反胃干呕,没真吐出来,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但这话能说吗?
他倒是敢说,可看着那个因他犯恶心而被打断高谈阔论,此刻正一脸惶恐看着他的学子,他是没把狂言喷出来。
而是问:“你说说,妙在何处?”
那学子听见这话,仿佛尸体复活般,整个人又有了活气,轻拭眼泪,道:“先生无恙,学生心安了。”
筇老:“……”
别整这抹眼泪的感动戏了,看一天了,真腻了,你赶紧说吧。说完了,我好找机会撤。
学子道:“今宙古宇妙门失,这一句,学生觉得甚妙,亦好奇,先生是哪时起,有了入道之心?或是与道门有过缘分,甚至是因道门才有感而作出《游太周古都赋》?”
实在是这赋写的是梦里所见,与道门的神游太虚类似,醒来后,又有今宙古宇妙门失这一句,所以学子才会好奇一问。
而更让学子冒险一问的是……以前也有人不少问过,可筇老先生从未回应过,也未入道门,只一心在太周书院教学。
有太周书院的学子瞧出他的用心,起身怒斥:“竖子为扬名而问这等先生屡次拒答之言,此心不纯,枉为读书人!我们太周书院耻与你为伍!”
“子林,你过了。”老穷不得不发话,实在是太周书院的这些娃娃老是爱用一句话来堵死其他学子的求学路。
讲真,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想扇他们几巴掌。
“先生息怒。”子林服软,却不认错……今日来此的学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想借筇老先生、借他们太周书院的名气,来给自己扬名的。
是他们心思不纯在前,那他何须给这些小人脸面!
老穷压压手掌,示意子林坐下后,才看向那学子,竟是破天荒的回了:“既然你们好奇,那老夫就解释一番……老夫与道门确实有些缘分,此缘分,来自我师父他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