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狐假虎威(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88章 狐假虎威(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在进入会议室之前,他已经和方文山确认过,劲霸的相关专利已经申请完成。
    正是这提前筑好的专利护城河,给了他此刻将劲霸暴露出来的绝对底气!
    他的目光极其自然地扫过身旁的凌佩仪。
    凌佩仪立刻心领神会,从包中拿出几份精美的产品介绍册和一瓶冰蓝色的样品,放在桌上。
    瓶身设计简洁流畅,冰蓝色泽纯净,“劲霸”二字锐利醒目,充满力量感。
    “劲霸?”汤普森的目光被吸引过去,有些疑惑的问道。
    “没错,劲霸。”陈秉文拿起样品瓶,自信的介绍着,“瞬间冰爽,持久提神,专为需要对抗疲劳、保持高效的人群设计。
    它拥有独特的配方和显著的功效,目标市场是全球需要补充能量、对抗疲劳的消费者。”
    他目光直视汤普森:
    “如果可口可乐愿意开放其在北美、欧洲核心市场的渠道资源,为‘劲霸’提供准入资格和分销支持
    那么,陈记愿意以极具竞争力的条件,向可口可乐全球装瓶厂体系,授予菱形防滑瓶盖专利的非独家、分区域授权许可。”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两家的销售渠道,其实陈秉文更倾向于可口可乐的特许装瓶厂模式。
    他之所以更倾向于选择可口可乐的渠道模式,绝非一时兴起。
    这背后,是他对可口可乐那套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特许装瓶厂体系的深刻了解。
    百事可乐的渠道模式,更偏向于直营+区域大经销商的结合,总部对终端渠道的控制力更强,层级更扁平,决策链条短,执行力高。
    但可口可乐的模式不同。
    它像一张精密编织的巨网,总部在亚特兰大掌控着最核心的浓缩液秘方和品牌价值,而将稀释、灌装、分销、本地化营销这些重资产、高风险、需要深度融入当地市场的环节,全部授权给遍布全球各地的独立装瓶厂合作伙伴。
    这些装瓶厂,是可口可乐扎根于全球各地的触手和根系!
    它们熟悉本地市场的水土人情,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掌握着最接地气的分销渠道,从大型商超到街角士多店,从高档餐厅到路边摊贩!
    它们拥有极强的本地化运营能力和灵活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而这,恰恰是陈秉文最看重的!
    “劲霸”是什么?
    是一款全新的功能饮料!
    它需要快速打入陌生的市场,需要精准触达目标人群,需要适应不同区域的营销策略。
    可口可乐的装瓶厂体系,就是一张现成的、深入毛细血管的本地化分销网络!
    如果“劲霸”能搭上这趟快车,就等于瞬间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渠道深度。
    从北美沃尔玛的货架,到东南亚某个小镇的杂货铺冰柜,都能看到“劲霸”的身影。
    本地化的精准运营。
    装瓶厂熟悉当地市场,能快速调整策略,让“劲霸”更快地融入当地消费场景。
    强大的冷链和物流保障。
    装瓶厂拥有成熟的仓储和配送体系,确保“劲霸”产品的新鲜度和及时供应。
    品牌借势的潜力。
    虽然初期可能只是“搭售”,但能在可口可乐的渠道里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品牌背书。
    相比之下,百事可乐的直营+大经销商模式,虽然执行力强,但在渠道下沉的深度和本地化运营的灵活性上,尤其是在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可能略逊一筹。
    而且,可口可乐的特许模式,其核心是轻资产扩张。
    总部投入相对较小,风险分散。
    这种模式对于可口可乐总部而言,引入一个像“劲霸”这样的新产品,决策阻力可能相对较小,只要装瓶厂合作伙伴看到利润空间,总部乐见其成。
    这为“劲霸”的快速铺货提供了可能性。
    港岛总部负责劲霸浓缩液生产,稀释、灌装、分销、本地化营销全部由装瓶厂完成。
    完美规避了重资产扩张的致命风险。
    陈记借力此模式,等于将自身资金少、渠道弱、本地经验缺的劣势全数转化为优势
    当然,这套体系也有其脆弱性,装瓶厂有可能为了利益拒绝执行总部的命令。
    但陈秉文不怕!
    因为他手握瓶盖专利这张牌!
    他可以用专利授权作为交换条件,要求可口可乐总部推动其全球装瓶厂体系,在采用瓶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劲霸”的准入!
    这相当于用专利的“一致性”要求,反过来约束装瓶厂体系,为“劲霸”的铺货和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保障!
    专利壁垒已成,“劲霸”的品质和功效他有信心。
    现在,他要用可口可乐最引以为傲的装瓶厂网络,作为“劲霸”征战全球的跳板和加速器!
    这步棋,险!
    但一旦走通,收益巨大!
    只要度过前面两到三年的市场开拓期,等到两三年后,陈记自己的销售体系组建完善,这场借船出海的战略就将蜕变陈记自己的飞天之翼!
    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战略协同!
    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深度的捆绑,是利用巨头的根基,培育自己的参天大树。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汤普森,等待着这位可口可乐亚太区总裁的反应。
    劲霸!
    北美、欧洲渠道!
    汤普森瞳孔猛地一缩!
    他终于明白了陈秉文的真正意图!
    这个年轻人,根本不准备卖专利!
    他是在用专利做杠杆,撬动可口可乐的全球渠道资源,为自己的品牌“劲霸”铺路!
    野心之大,远超想象!
    “陈先生,”汤普森有些难以置信,“您是想用一项瓶盖专利的授权,换取可口可乐核心市场的渠道准入?
    这.这恐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陈秉文微微一笑,斩钉截铁说道:
    “汤普森先生,这不是交换。
    这是战略协同。
    可口可乐获得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巩固装瓶厂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陈记获得进入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宝贵通道,实现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这是真正的双赢。”
    他目光扫过汤普森及其团队:
    “瓶盖专利,是陈记给可口可乐的礼物。
    而渠道,是可口可乐给陈记未来的投资。
    这笔投资,将换来一个强大的盟友,而非一个简单的专利供应商。”
    会议室再次陷入寂静。
    汤普森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陈秉文的条件,大胆而直接。
    它触及了可口可乐商业模式的根本,对核心渠道的控制权。
    但陈秉文描绘的“双赢”图景,又极具诱惑力。
    尤其是“劲霸”这个未知的变量
    如果它真如陈秉文所说,是一款具有颠覆性的功能饮料
    那么,对可口可乐的产品矩阵不失为一个强有力的补充,或许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风险与机遇,如同天平的两端,在汤普森心中剧烈摇摆。
    “陈先生,”汤普森终于开口,语气凝重,“您的提议.极具挑战性,也极具想象力。
    这已经超出了我的决策权限。
    我需要将您的方案,以及‘劲霸’的相关资料,带回总部进行详细评估。”
    陈秉文点点头,意料之中:
    “当然可以。
    汤普森先生,我们期待可口可乐的回复。
    不过,时间不等人。
    百事可乐那边,似乎也对我们的新产品很感兴趣。”
    他轻描淡写地抛出了“百事”这个名字。
    汤普森眼神一凛。
    百事!
    又是百事!
    这个竞争对手的名字,如同魔咒,让汤普森瞬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让百事抢先与陈记达成合作,无论是专利授权还是“劲霸”的渠道……
    那对可口可乐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我明白。”汤普森站起身,神情严肃,“陈先生,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希望我们能够找到一条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路径。”
    送走汤普森一行,会议室里只剩下陈记的核心团队。
    凌佩仪长舒一口气,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陈生,450万美元!他们竟然真的开出了这个价!
    更没想到,您直接拒绝了,还抛出了劲霸渠道捆绑的方案!
    这步棋,太险了,但也太妙了!”
    方文山也感叹道:“陈生,您对可口可乐装瓶厂体系的剖析,还有那个0.8亿美元的数据简直是一针见血!
    汤普森当时的表情,精彩极了!
    说着,方文山看向凌佩仪说道:“凌总监,450万美金看似天文数字,但可口可乐要的是彻底买断,连我们自用的权利都要剥夺。
    这等于自断一臂,把未来捆绑在别人战车上的机会也拱手让人。
    陈生提出的专利换渠道,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
    只是百事那边”
    他看向陈秉文,欲言又止。
    百事可乐副总裁罗斯的态度还悬而未决,如今又拒绝了可口可乐的“天价”买断,等于将两大巨头都推到了对立面,或者至少是观望面。
    陈秉文坐在主位,脸上不见丝毫懊悔或紧张,反而带着一种棋手审视棋局的冷静。
    “450万美金,确实诱人。但你们要明白,可口可乐肯出这个价,恰恰证明我们的瓶盖专利,价值远超于此!
    他们不是慈善家,他们是精算师。这笔账,他们算得比谁都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专利换渠道,看似我们吃亏,用一项专利去换一个准入资格。
    但你们想想,可口可乐遍布全球的特许装瓶厂网络,那是他们数十年、投入无数资源才建立起来的毛细血管!
    其价值,岂是区区几百万美金能衡量的?
    我们用一个瓶盖专利,撬动的是进入全球主流市场的金钥匙!
    这才是真正的以小博大!”
    “至于百事.”陈秉文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罗斯副总裁亲自带队,秘密来港,说明他们对专利的渴望不亚于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的拒绝,只会让他们更加焦急。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担心,而是稳坐钓鱼台,等鱼自己咬钩。”
    说着,他站起身,郑重说道,“瓶盖专利是敲门砖,是谈判筹码,但劲霸,是我们要亲手种下、培育、收获的参天大树!
    可口可乐的渠道,就是为这棵树准备的沃土!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我们为他们稍微增加点动力!
    放出风声,就说陈记的菱形防滑瓶盖专利引起了多家国际巨头的浓厚兴趣,正在密集接触。”
    方文山眼睛一亮:“陈生,您是想.?”
    “对,把水搅浑。”陈秉文笑道,“只有水够浑,鱼才会慌,才会咬钩咬得更紧。
    我要让可口可乐和百事都坐不住,更要让其他潜在的鱼也闻风而动!”
    (本章完)

章节目录